平衡车比自行车差在哪?很多人,包括很多平衡车厂商都在强调平衡车是短途代步的佳方式,完全可以替代自行车等落后的代步方式。可现实呢?1平衡车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秒杀自行车2平衡车自身也陷入到定位不明的漩涡中“那么差距在哪里”
差距一:时间1790年,有个法国人名叫西夫拉克,发明了一个无法转弯的用脚蹬地的车。这是公认的自行车的源头。
直到1874年,自行车装上了链条和链轮。就是那种是前轮大,后轮小的经典款自行车。
到了1888才产出了辆现代自行车。特点是采用菱形车架,后轮用链条驱动,并通过前叉直接把握方向。自行车是人类在工业文明中伟大的发明。正是因为有了自行车,才陆续有了摩托车、汽车、和飞机。平衡车可以算轮式工具里的小孙子辈。2001年,Segway产品首次问世。当时包括乔布斯在内的众多科技企业家都盛赞这个产品或将革新人们的交通出行方式。但可惜的是,产品因其价格的高昂和使用场景的模糊性,终并未成为大众产品。
2003年,自平衡电动独轮车SOLOWHEEL是由美国INVENTIST INC.公司研发,发明者谢恩·陈(SHANE CHEN)。
而直到2012年,一次审判才让这类产品让广大中国人认识。
以至于到现在,动则几千上万的售价,还是让许多人望而却步。都说中国人用了30年,追赶了世界的100年。平衡车用了15年,追赶了自行车的200年。路漫漫其修远兮差距二:文化
自行车在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从代步工具变成了一种运动。自行车文化已经成为某种生活的追求。一句”开车太快 走路太慢,唯有骑车才能看到人生美的风景“。让多少人心驰神往,义无反顾的骑行在路上。
而在各地的自行车比赛、自行车嘉年华、自行车骑行活动已经蔚然成风。
从几百块可以买个自行车跟着队伍骑行,到几千上万乃至几十万的自行车都有人不同阶层的人聚在一起。
自行车已经是大众化文化的一个代表。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已经融入其文化当中,它能广泛的带动各阶层的一种精神与欲望。这就是骑行的魅力所在。而平衡车依然处于非常小众的圈子里。虽然这个圈子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它任然不是社会主流的文化阶层所能立即接受的文化系统。自行车俱乐部可以送广州市长一辆自行车来推动城市自行车道发展,而平衡车厂家能通过送市长平衡车获得平衡车的路权吗?我看未必。
虽然在平衡车圈子里有无数的大拿、极客和理想主义者,但并不代表它能立马让社会完全接受。当你成为一种炫酷耍帅的工具的同时,注定不是主流文化的代表者。
如果平衡车不能在使用途径方面有所外延,不能建立一种大众的文化系统。那么,很有可能是昙花一现。
这是现在平衡车爱好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和一起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