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早在索罗威尔款智能车开售,就注定了智能车市场的打开。这么多年过去了,IPS、逍遥游、九号、爱尔威……各种品牌在市场里互相推挤,相互竞争也共存,在品牌树立上,国外智能车品牌总是做的比较好。
做智能车到底有什么前景,这些企业期望在造车的工程中获得什么?或者说,造车本身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到底有什么致命吸引力?
智能车是在现代社会高度发展下被催生的一种潮流,环境污染问题、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还有出行状况急需改善的问题,都是催生智能型交通工具的客观外在原因。
在买车这码事上,大家都知道品牌的重要性,可是品牌知名度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到底有多么的紧密,真的是品牌知名度越高,产品的价格就越高吗?如果产品质量确实不过关,在价格上又有什么底气。
智能车在国内的市场不是那么乐观,因为在国人眼里,环保和节能并不如“自己方便”来的重要,我们都知道开车不环保,尾气排放会给大气带去污染,但是,“与我何干”?
这就是国人的想法,何况,单凭我一己之力,好像也改变不了什么,难道我从开车改到智能环保型交通工具,就能拯救快要穿孔的大气层了吗?全民意识的普及,才是关键的。大部分人在环保这件事上是不存在相关意识的,这就好比,在瑞士这样的,你想制造垃圾和污染,是不可能的一样。
智能车制造商与其花时间大肆宣传智能车的性能多么多么好,出行多么多么的便利,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打造一个真正适合智能车存在和生存的大环境来得更切实际!